close

家附近(五)----風神老巷


家附近(五)----風神老巷


家附近(五)----風神老巷


 


五條港文化園區


離自家


騎單車只有10分鐘的距離


 


 



 


五條港的範圍約略是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南至中正路左右,是台江陸化所產生的河道。不同於赤崁文化園區是從荷據以降的歷史脈絡,五條港的歷史舞台則出現在清朝最興盛的雍、乾、嘉時期,在海權的年代,河港之所在即為商機之所在,現今幾乎已成為五條港代名詞的北勢街(神農街),就是因為昔日位於南勢港以北、佛頭港以南,直接可至三郊的總部水仙宮而聞名。


  說五條港是一頁傳奇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從它出現到消失約百年,經過日治時期的都市化到現今,昔日河道遺跡難見,只留下舊街與商業活動的延續。這些商業活動包括了進出口貿易與熱絡的商家買賣。即使歷經日治時期的都市改正過程,但商業仍留在五條港區附近,也是現今的中正路商圈。



----------------------------------------------- 資料來源  台南市政府---------------------------


 


這是台南府城


除安平外最古早的區域


也是先民來台最先居住打拼的地方


巷弄錯綜蜿蜒


古廟老屋遍佈


是一部早期閩南人開台的生活文化史


 




 


這裡變成五條港文化園區後


我就很少來了


 


 


台南早期的商業重心在中西區



五條港的過去雖然因為地理變遷甚劇,留下的舊跡不多,但十年前海安路的開挖,不但截斷五條港殘留的都市紋理,更埋下中正商圈沒落的一大主因。


  海安路開挖地下道,起始於一個錯誤的大夢,沿線商機和民宅慘遭破壞,民苦不堪言。然而,這個錯誤卻也意外播下一顆顆藝術的種籽,當海安路通車後,種籽一顆顆萌芽,一間間破敗的舊屋,在滿腦子創意和充滿阿Q精神的藝術家眼中,竟成了最佳的實驗空間。海安路兩旁,裝置藝術、塗鴨文化接踵出現,藝術氛圍形成後,又吸引許多獨具特色的商店、餐飲店和pub進駐,將海安路串連成數百公尺的明珠。不論傍晚或夜晚,皆展現迷人的風情,遊客玩累了,若想停下來歇歇腳,海安路商圈絕對是最佳選擇。


  近年來在府城人的努力下,此區已從「美麗的錯誤」,找回「錯誤的美麗」,五條港的北勢街已重現昔日風華,海安路也成為裝置藝術的天堂,兩旁商家如雨後春筍般開張,已成為遊客入夜後最佳休閒去處。


 



-------------------------------------------------------- 資料來源  台南市政府----------------


 


因文史工作者


專業永遠伴隨著主觀


商業考量的壓力又很難避免


 


因此


修復成了修改


多了人文少了鄉土


增添取代維護


巷道變寬變直了


鑄鐵取代木材


盆栽取代原生花草


看起來好像順眼了


卻已聞不出先民的汗水


聽不見宅弄裡孩童的嘻笑


 



 


只有這裡


全台唯一祭祀風神的廟


因處五條港邊陲


少遊客  少修建


也少了破壞


全台最美的巷道


就在這裡


 


 



 


風神廟,是全臺灣唯一的風神廟。清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由巡道鄂善所創建,位於當時南河港安瀾橋邊。乾隆43年,知府蔣元樞重修,採舊制依次為頭門、官廳、風神位正殿、大士殿、總側公館作為官員暫宿處。日據時期因市區改正開闢民權路沿線,將風神廟拆除過半,巷道取代河港,保留正殿並移至今址。


風神廟主祀風神爺,又稱風伯、風天王,相傳風神持有一隻寶貝葫蘆,內藏有大氣,放出時即為風,而風的強弱,可由神自由控制,因此古時候的航海家或海上漁 家、貿易商都虔誠祭祀,以求一帆風順、航海平安。另有一說,則稱風神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中,擁有興風能力的箕星。 箕星常適時送風,造福萬物、有功於人,因此人們誠心崇拜。


       ----------------------資料來源  台南市政府------------------------------------------------ 



 



 



廟內


造型古樸有趣的雷公與雷婆


 


 


 



紅牆映鼓樓


滿滿的古意


 



 


 



 



 


這是全台


保存最完整


最美麗的接官亭


 



 



 


接官亭石坊為四柱三間二層,石柱為方形;刻有動物、鳥獸、花卉,相當精美,氣派非凡。坊後有石造鐘鼓樓一對,為迎送或朝夕擊鼓鳴鐘之用。


 


接官亭,市定三級古蹟。是臺南巿現有的四個石坊(泮宮石坊、蕭氏節孝坊、重道崇文坊、接官亭石坊)之一,且是全省各石坊中最壯麗的。


 


乾隆四年己未(西元一七三八年)巡道愕善在安瀾橋邊建風神廟,廟前建接官亭,以接文武百官。乾隆四十二年丁西(西元一七七七年)臺灣知府蔣元樞,在安瀾橋邊南河港岸建碼頭,並由泉州訂購石材,運到臺灣,在風神廟前的碼頭上造登岸石階,立石造牌坊,石坊前額題「鯤維永奠」,後額題「鰲柱擎天」。



-----------------------------資料來源  台南市政府--------------------


 



 



 



 



 


 



 


前文提及


全台最美麗的巷道


就從接官亭左側的老巷開始


各位格友


請放慢腳步


慢慢欣賞吧


 




 



 







 







 






 


 


 







穨牆這邊


 



頹牆那邊


 


 



 



這和式木屋


架在巴洛克式水泥建築上


靜坐在


灰黑了的咕嚕石圍牆內


我徘徊久久


不忍離去


 





 



 



 



 



這才是真正


有人居住的樹屋





藥王廟(祭祀 神農) 前方與後方





 


從巷子口望出去的高樓






 





 


出了巷口


便利商店的小姐


正在做聖誕商品促銷


提醒我聖誕節到了


一年又將終了


離開巷弄  彷彿一場時光之旅


又置身現代明亮的街道


 


祝各位格友


聖誕節快樂


新年平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