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總爺古街


總爺古街


總爺古街



 


我並不非常喜歡


市府將南市的所有古蹟  規劃成幾個文化園區



孔廟文化園區


五條港文化園區


因冠上文明表徵的文化區字眼


往往喪失了鄉土庶民的含意


而這恰恰是我最在乎的


更何況硬是把附近的遺址古蹟


冠以相同的名稱


是否是一種混淆 


沒道理的mixed


 



 


這篇的總爺古街


就僅述及總爺古街


而非整個總爺街文化園區


 


~~~~~~~~~~~~~~~~~~~~~~~~~~~


 


以前的街名真棒


看名字就大概知道它的時空背景


 


如鴨母寮菜市仔


一看就知道它是 賣很多鴨母的市場


有高位者嫌名字土


已改名崇安市場


 


而以前賣米的米街


被改成新美街


打銀的銀同街


就被改成建國路


真是.........................


可氣 


可怕的意識形態


 


~~~~~~~~~~~~~~~~~~~~~~~~~~~~~~~~~~~~~~~~


 


 



 


舊稱的總爺街


一看就知道是清朝


總兵屯營進出府城的街道


 


現也被改成


崇安街


已經喪失原來街名付予的原本意像


而附近一些不相干的老建築


古廟宇也都歸入這個 總爺街文化園區


感覺怪怪的


這是一種文人偏頗的想當然爾


 



 



 


跳tone太遠了


回到主題


 


 


總爺古街 是從第一張照片的


頂土地廟


到第二張照片的


下土地廟


短短的100公尺


 


這100公尺


卻是我認為最能代表先民


來台屯墾的豐富生活史


 


這100公尺


有著還未曾廢棄的老巷道


有著當時先民


信仰膜拜的所有神祇


 







 



 






 



 


這是道教(真正是本土庶民的宗教)


最高階的廟


供奉玉皇大帝


 



 


廟裡每日有不停的


法師 驅魔收驚法事


 



 




 







許多


從未聽聞的廟名


是先民精神的寄託


信仰的重心


 


我數過


100公尺的左右巷道


約有20多間廟宇





 




 




 



 



 


這些小廟


就因小


所以未遭遇大形的破壞


得以保有樸質古意


 



 


斑駁的門扉


灰黑的牆角


是一些大廟所未能


顯現的思古風情


 



 



 



 


最讓我感動的



 



 


遇見了


這位擁有碩士學位的年輕人


在一間廟後


守著傳統


守著老父


 



 


認真的


支撐起老父的傳承


讓快速消逝的


民間信仰的遊行神祇製作


得以延續下去


 



 


看他眼神


一手一指


散發的豈僅是美麗


已是一種聖潔


 




 




 




 




 




 




 


最近流行的三太子


是一種文化的流行


而這雍容華貴的神祇製造


是一種不朽的藝術


 


各位格友


有機會南來


不要忘了 -------------


總爺老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