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峽谷

萬年峽谷隱藏在雲林草嶺風景區
位於外湖深林溪谷中
而罕為人知的世界奇景
清水溪的支流內湖溪上游
可瀏覽內湖溪蜿蜒流過切割石床
造成氣勢宏偉的峽谷景觀
受水流經年累月的沖刷
豐富的岩壁層次與線條之美
綿延近一公里的石床
形成如峽谷般的河道
下至河谷都覺目瞪口呆震撼人心
逼近水流冒險拍照
這萬年峽谷氣勢磅礡
震撼我心之照
























美國大峽谷的壯麗
只能遠觀而不就近欣賞的遺憾
位於雲林草嶺風景區附近的
萬年峽谷
不僅可以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與美
更讓人可以近距離接觸的震撼感
萬年峽谷經年累月受到水流湍急穿鑿沖刷的岩壁
被割劃出豐富的層次感
一道道的紋路經歲月精雕細琢的清晰可見
而溪流蜿蜒而行的流過岩壁間
雕刻出柔美的曲線
站在巨岩石床之上看著這片美景真是久久不能自已
萬年峽谷原本因泥沙覆蓋於土底
隱藏於山林之間
經颱風充沛的雨量
將峽谷的泥沙沖刷乾淨而讓人發現這個美景
後又再度因颱風挾帶的土石流而隱藏於地底
當大家感慨萬物變化無常之時
又一個颱風將峽谷再度重見天日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公共藝術

鐘?

鐘樓?

教堂?

沙漠的氛圍

摩洛哥的顏色

好美的公共建物

這裡是
.....................
北門
....................
井仔腳鹽田
..................
的
..................
公共廁所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井仔腳瓦盤鹽田


井仔腳瓦盤鹽田
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
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
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
原稱為「瀨東場」的井仔腳瓦盤鹽田
設於鳳山縣大林蒲
後遭洪水淹沒
遷移到台南佳里的外渡頭附近
至清嘉慶23年(西元1818年)再遭水患肆虐
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
是北門鹽場的第一口鹽田
也是台灣最古老的現址鹽田
有180多年歷史









史書記載
鄭氏諮議參軍陳永華
認為當時平埔族製鹽技術不佳
煎出的鹽品質苦澀
於是改革製鹽方法
在海邊築埕 後在其上鋪碎瓦片
再引水到鹽池
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
但是後期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
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
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
漸漸荒廢棄置




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
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
將鹽場復育
讓「井仔腳」特殊的曬鹽景觀
依然保留在北門永華里的海岸邊
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
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
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
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
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春木棉最後殘紅











台南今年的第一場春雨
姍姍來遲
木棉卻得以比往年開的
越久
越茂
越紅
還好昨晚春雨之前
已留下
木棉
美麗的深紅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雲仙境喝咖啡


秀麗的阿公店水庫是高雄的後花園
最近在水庫左方小崗山上發現一處密境
可以飽覽整個水庫水系的美景




這個周日
與好友開車到此
寬闊的視野
秀麗的景緻
溫暖的朋友
這個午後分外美好~~~~





在此可欣賞大小崗山
及阿公店水庫美景
視野近270度
氣候條件許可下
可遠眺中央山脈
近觀中寮山群
義大摩天輪
高雄85大樓
台南高雄美景盡收眼底
週六,日更有歌手現場駐唱


女主人 陳秀雲女士
10年前因颱風成災
需做水土保持
但感念縣府經費頡据
在未花用任何公帑情況下~~
將"水土保持藝術化"
兼植實用與美化~~
如此數十年如一日
一磚一瓦一擔一礫
打造出現今模樣
堅持的精神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雲仙境悠然部落
目前僅提供泡茶及咖啡
不供應餐點(可攜外食進入)
每週一為公休日
假日不開放參觀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菁寮老街

清中葉時期
菁寮地區為栽種染料作物小菁
與染織的小村落
為古官道台南府城(台南)
到諸羅縣城(嘉義)重要中途驛站
許多洽公、商旅人士都會在此休息、住宿及補給
因區位優勢
招來許多流動攤販前來趕集
菁寮街市儼然成形
並成為八掌溪沿岸最繁華的聚落
俗稱「北勢街」




日治時期
實行市街改正
臨街面建築紛紛改建成營商用街屋
飲食店、大餅店、酒家、查某間、漢藥鋪
自轉車店、販仔間(古早旅社)、茶室
傢俱店、美容院、鐘錶店
棉被店、布莊等…各類店面林立
除供應鄰近農村聚落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外
也因結婚用品一應俱全
博得「嫁妝街」美名



後壁菁寮老街上的「阮家店舖型古厝」金德興藥舖
是台南縣較特殊的古厝之一
據專家鑑定勘查判斷
可能建於清乾隆高宗年間
至今應有一、二百年的歷史
它曾二次遷徙
經歷六代
換了三個家族
雖如此
風華依舊未曾被世人遺忘
古宅為閣樓式建築
佔地不大
建築面積僅三十六點六坪
其整體建造完全由精密切割的木窗、樑柱、斗供
依稀可見當年的風姿
牆壁精美的雕飾、彩繪層次明朗
大台南少有的古建築

阮宅
原座落嘉義縣鹿草鄉頂潭村
是某林家望族的祖厝
傳了三代家道中落
賣予後壁許遷
許遷運用拆遷技術
將宅第搬遷至現址
後來許家亦式微轉賣與阮家
目前古宅的主人為阮齊





古宅匾額所題 稻稻來
係以閩南語發音
意指生活
要如同稻子成長一樣
按部就班
一步一步慢慢來
各位格友
稻稻來
好好過活吧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古厝玫瑰香













黃崑虎古厝
中庭種滿玫瑰花
參觀古厝
同時滿足
嗅覺與視覺的享受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黃崑虎古厝

後壁黃家古厝於1924年開始興建
費時三年完工
是一傳統的閩南式建築
保留前有魚池
後有果園的特色

黃宅坐北朝南
佔地六千多坪
分成前後兩落和左右伸手
前落「正身三間起」
後落「正身七間起」
兩側的伸手各有七間左右
並有「過水廊」接通前後落
雨天穿梭各廳房間
亦不會淋溼


黃宅建築的一大特色是木雕藝術
步口的木構棟架
兩廳內部的穿斗式木構
處處可見垂花、雀替、豎材、瓜筒
及樑柱上的人物、花鳥走獸
雕作精緻細膩
栩栩如生


傳統磚造及洗石子建築技巧
洗石子出步柱
彎光洗石子玻璃窗「大正窗」
彎光洗石子廊
亦盡展現在此古厝中




兩落之間設有中埕花園
兩側「伸手」各有七間左右
有「過水廊」接通前後落
方便穿梭各廳房間
所需木料、石材和建築工匠都來自大陸
屋簷為木構棟架
其上垂花、雀替、豎材、瓜筒及樑柱上的人物
花鳥走獸皆甚為細膩精緻


黃家古厝正廳
一直保留其祖先
布置模樣
慎終追遠 代代留傳

黃家古厝後院
最醒目的是
豎立在中央的縣現代雕塑
母愛

屋頂崁入的彩繪瓷磚
百年的風雨焠鍊
依舊光彩奪目
黃家古厝是台灣僅存
少數閩南4合院之一
而且是保存的最完整的
希望它可以被保護的永永遠遠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溫情人夢

今年西洋情人節
與
中式情人節(元宵節)
只差一天
是
玫瑰Vs湯圓
的大日子


與老婆結縭30幾載
好像也沒有過過一個像樣的情人節
也買不起999朵玫瑰
湯圓倒是吃了不少


今年朋友的白屋
舉辦情人跨夜提燈活動
明知這是
少年耶喜歡的
可老婆想重溫情人夢
頂著寒風
有些微雨
兩老
3更半夜
開了幾十公里路
還是參加了

遠自布列塔尼的好友
Michel
也一起來了

感覺如何
答案值得
人生幾回這麼多年輕人
陪你過情人節

珠愛楚
楚愛珠
只要不起疙瘩皮
念起來倒是矕順的



有人在午夜12點正
畫展開幕的嗎
我的朋友
畫家夫婦
就選擇在
兩個情人節
跨夜交接的午夜
12點正在
橋頭糖廠的廢棄倉庫
開幕




厚重的塗料
交錯縱橫的線條
深沉的用色
您喜歡嗎
對我
是一個難忘的
情人元宵節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白屋

如何定義白屋
有點傷腦筋


白屋
位於高雄橋頭糖廠內

原糖廠內的宿舍區
已發展出文化園區
有一些藝術家長期進駐
也有咖啡飲食
及
文創產品等商業行為

白屋是朋友向台糖租借的
整年都有藝術展演
白屋室內牆上
常年有畫家的畫作展出
戶外
各種不同類型的
音樂活動
戲劇演出
陶藝製作...............
不曾間斷


乾淨美麗又大方的廚房

連轉角
洗手台

男女廁
都佈置
這般有氣質




牆上的畫
不論您喜不喜歡
懂不懂
對我來說
都是美麗的
線條
色彩



留下的
日據時期防空洞
花瓣
燭光
朦朧
讓情人們的手
握的更緊
擁抱更多的溫柔
某個夜晚
帶您所愛
來這走走吧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再探大崗山秘境

冬日午後
豔陽高照
呼朋喚友
再探大崗山秘境

大崗山前山
有超峰寺
有名勝古蹟多處
假日多人潮
我們選擇後山
石母乳 一線天

石灰岩地質
只見藤纏樹
樹纏石


後山有數個山洞
是2戰時
日軍儲備軍火之用

這是情人洞
何以稱之
因進入該洞
狹窄的空間
必讓異性友人
肌膚相親才得以進出
故名情人洞

密婆是台語翩蝠的意思
石灰岩上一個個的洞
就是翩蝠的家





岩壁是水份自石灰岩滲出的特殊景觀




這裡相傳是
古早時
大地震裂開的

石灰岩山壁
早已不滲水
千百萬年滴水成石的鐘乳石
也早被掠奪怠殆盡
只留石母乳痕跡


想來
這裡已成攀岩的好場所
來活動一下筋骨吧




離台南 高雄都只有半小時路程
假日 週休的好去處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南鶯料理

鶯料理是臺灣日治時期
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的一間高級料亭
臨近天壇與臺南測候所
與臺南州廳(現為臺灣文學館)

在2012年
臺南市政府開始動工
將此處改為開放式廣場
鶯料理是歷經一番波折才得以保存下來
府城的歷史足跡已經逐漸地被人為消除中
古屋得以重建
值得嘉許

鶯料理興建於日大正年間
原所有人為日人
天野久吉
是當時政商名流交際應酬的場所


該建築曾一度被列為市定古蹟
但僅一年又被撤銷
建築主體則在2008年
鳳凰颱風來襲時倒塌
2012年
臺南市政府開始動工
將此處改為開放式廣場



台南鶯料理座落在「南區氣象站」
與「台南天壇」之間
原本已經破舊不堪
雜草叢生並滋生蚊蟲
市府單位無力管理
曾一度想要拆除
後因許多民間團體
與文史工作者陳情而暫緩拆除
台南縣市合併升格後
市政府決定將【鶯料理】修復
並將其改建為開放式廣場
於2013年12月底開放民眾
免費自由參觀





目前「鶯料理」每天開放時間
從早上10:00至晚上21:00


夜晚的燈光
人影映照在窗櫺上的景象
真是越夜越是美麗
鶯料理在日治時代
是日本高級料理餐廳
夜晚華燈初上
影影綽綽 輕歌華服
這些景象是白天比較難看到的
本文圖片攝於白天
將另覓時間於夜晚前往拍攝
白天也有白天的好
可以看得比較清楚


鶯料理原本有三棟建築
主體在2008年鳳凰颱風時被摧毀傾頹
現在只剩下一棟兩層樓的木造建築
雖經修復
但無樓梯可上2樓去
也許是為遊客安全理由
又或許是怕因參觀而破壞原本的結構吧




目前殘留的這建築的一樓
最前面是廚房
前面還有兩台手動手幫浦
管理單位在前院
增加了現代裝置藝術
夕陽斜照
光影卻是美麗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阿波羅噴泉完工紀念



費時6年的
新奇美博物館
阿波羅噴泉
與
眾神橋
終於在103農曆新年前
完成安裝工程











開香檳慶祝吧




感謝
跨國合作的工作團隊

笑容滿面的郭館長


阿波羅噴泉工程
的靈魂人物
來自巴黎的
Monsieur Gilles Perrault


當然
我家的
水某
與有榮焉


還有我
也算是
工作團隊的一員吧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崗山一線天

農曆新年
到處都是人
天氣又特別好
不出門有點罪過
就跟幾位朋友
和幾位來奇美博物館工作的老法
相約爬山去


新年這時候
山裡反而安靜許多
整個這一線天山谷
就只有我們
太棒了


這高聳的兩面山壁
全是珊瑚礁
很難想像
幾億年前
它們還是沉睡在海底


是地球
造山運動
它們才有機會
遇見
後到的人類



這珊瑚礁
造型奇特怪異
真令人讚嘆
造物者的巧奪天工

可是
上右圖
卻看到人類的愚蠢無知
雖非到此一遊的字樣
素人的刻劃
已屬破壞大自然的寶物





這是我見過
最高大
最美麗的姑婆芋
它也比人類先到好幾億年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金門彩磁

金門古厝
常見鑲嵌裝飾磁磚出現
凡貼飾「日本大正磁磚」
均約建於民國初年至日據前的僑匯時期
此因當時金門僑胞
海外奮鬥有成
競相匯寄銀元回鄉
在金門故里大興土木
營建華宅 光耀門楣
彩磁為當時流行的建材



這些磁磚95%以上都是日本所製造的產品
其樣式為抄襲英國維多利亞(Victorian)樣式
在日本即稱此類磁磚為馬約利卡磁磚(Majolica Tile)
製造時代約在日本大正初期(一九一○年代)到昭和初期(一九三○年代)
在臺灣建築史上使用期間為一九二○至四○年左右的二十年間
這種長寬約在十五公分見方的「日本磁磚」
磁磚色澤亮麗
高度磁化
釉面久經風吹雨淋日灑
仍不褪化其鮮艷的色彩
深受當時民居裝飾使用喜愛
「日本磁磚」每塊都是一個圖案
具有延展性
可將許多塊磁磚連接起來
形成整體的拼圖
頗具巧意





磁磚在近代建築中
是可判定建築年代的建材之一
金門與臺灣傳統民宅中也曾大量使用裝飾性磁磚
這些裝飾用磁磚在何時製造、設計、有何特徵等等
對於近代建築的實際保存與再利用有無法切割的關係
甚至對於同時期建築相對的評價
及時代的判定、延伸其特色
以便再利用時,都占非常重要之地位










日本磁磚
一般都是貼飾在塌受的鏡面堵、水車堵
或是牆柱的墀頭上
也有用在深井兩邊廂房窗楣上的水車堵
至於紋樣有蔬果、花卉、動物、植物
也有幾何卍字圖形
磚面有平面的
也有立體浮雕的
磁磚背面為求增加黏貼的附著力
常有凹突不一的線溝
同時可見以英文打印的Made in Japan 字樣
和廠牌名稱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架設中的奇美博物館阿波羅噴泉


新奇美博物館
預定在今年8月開幕
各項工程
都進入最後完工階段

博物館園區內
最大 最艱鉅的工程
就是建構
阿波羅噴泉


新奇美博物館阿波羅噴泉
與
巴黎凡爾賽宮花園裡的阿波羅噴泉
是1比1比例
全新用白色大理石
在法國打造完成
費時6年
是唯一法國凡爾賽宮
海外授權製造



全部雕像
大小總計14件


主神
阿波羅雕像重量
約5.5公噸
工程非得動用
超大型吊車
難以完成



感謝
台 法 義
合作無間的工作團隊

也感謝奇美企業無私的貢獻
新博物館啟用
將不收門票
是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先生的堅持
令人欽佩的企業家風範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光●水影●坑道











這亂嚇人的
像從天而降的外星人一般
這位
就漂亮多了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曾經戰地


2戰時的主力運輸機
老母雞

2戰除役的戰鬥機

龐大的軍用雷達與直昇機


古寧頭大英雄--美軍留下的坦克車

幾十年前
中華郵政發行郵票的大明星
莒光樓

金門的地下
全是當年國軍弟兄犧牲無數生命
挖掘出縱橫交錯的地道
奇怪
也為國民黨黨部人員
挖出逃生門



擎天廳
當兵時在藝工隊
常在這演出



這是對岸
同源的種族
敵對的雙方
可憐的百姓

蠻懷念馬山播音戰
那些政工幹校
政戰婆
心戰喊話時
甜美的播音聲

這裡是大金門離對岸最近的海岸線
雖說已排雷完畢
美麗的海灘還是沒人敢下去
海水線上突出物
是國軍為反空降建構的突刺
曾經戰地
以後呢
nan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